个性化营养支持对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发表于:2022-08-28 17:07:14 0
乐天天
注册时间:2021-10-11 13:36:27
个性化营养支持对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朱     伟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性化营养支持对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 ~ 2017 年 3 月本科室收治的口腔癌患者 143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 年4 月 ~ 2016 年3 月收治的 69 例口腔癌患者设定为对照组,2016 年4 月 ~ 2017 年3 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 74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营养支持方法,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法。比较 2 组患者术前 1 天和手术后第 7 天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     术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体重为 ( 61. 15 ± 8. 12) kg,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为( 10. 78 ± 0. 46) mm,高于对照组的( 58. 17 ± 9. 07) kg 和( 10. 23 ± 0. 38) 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术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为( 127. 89 ± 10. 32) g / L,血清白蛋白为( 37. 91 ± 4. 81) g / L,总淋巴细胞计数为 ( 1. 53 ± 0. 25)  × 109 ,均高于对照组的( 123. 21 ± 11. 44) g / L、( 36. 14 ± 5. 22) g / L、( 1. 41 ± 0. 25)  × 109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为口腔癌术后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个性化营养支持; 口腔癌; 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 R473. 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11( 2019) 11 - 0060 - 03
 
 
口腔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该种类型癌症的发病率约为 3. 6 ~ 8. 0 /10 万[1]。口腔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在进食的过程地位关键,口腔癌患者由于口腔部位的病变,其进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也易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口腔癌术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 32. 6%  ~ 40. 9% 之间[2],并且由于手术后进食障碍会使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下降[3]。外科手术是口腔癌患者最常接受的治疗方式,而术后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和病情恢复的重要保障。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纠正营养不良的状态以及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并发症。本科室自 2016 年 4 月起针对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4 月 ~ 2016 年 3 月本科室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 69 例作为对照组。2016 年 4 月 ~ 2017 年3 月收治的74 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 ①经过医生和实验室检验明确诊断为口腔癌; ②接受择期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 ①研究过程中发生死亡; ②主动要求退出本研究。其中对照组男 61 例,女 8 例; 平均年龄( 53. 19 ± 12. 71) 岁。病变部位分类: 舌癌 40 例,颊癌 9 例,牙龈癌 4 例,口底癌 8 例,口咽癌 3 例,唇癌 2 例,上颌窦癌 2 例,颌骨癌 1 例。对照组男 64 例,女 10 例; 平均年龄( 52. 86 ± 13. 11) 岁; 舌癌 43 例,颊癌 8 例,牙龈癌 6 例,口底癌 9 例,口咽癌 2 例,唇癌 3 例,上颌窦癌 3 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传统营养支持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工作单位: 410008  长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稿日期: 2018 - 05 - 18

术后营养支持,一般于术后 7 ~ 10 天内予以鼻饲,鼻饲液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一般从要素营养制剂开始,可适当加入果汁或者蔬菜汁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鼻饲液温度为 37℃  ~ 39℃ ,6 ~ 8 次每天,每次量在 200 ~ 250  ml。速度宜慢,必要时可静脉补充部分营养素。口腔手术切口愈合后可拔出鼻饲管,改为流质饮食,再过渡至半流质、软食、普食。
1. 2. 2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法。由科室医护人员和营养科医生共同确定口腔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基础配方和可选配方,以及合并有其他疾患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并且采用序贯补充营养的方式,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和营养指标合理安排营养支持方式。
1. 2. 2. 1    基础配方: 主要包括短肽全营养粉( 百普力、百普素等) 、整蛋白肠内营养剂( 瑞代、能全素等) 、匀浆膳( 可由本院营养科或者患者家属将食物打碎配制)  采取序贯治疗的方式,在术前及术后 3 天内使用短肽全营养粉,达到补充营养、支持肠道功能、不留残渣的目的; 术后 3 ~ 4 天时使用整蛋白肠内营养剂,以补充大豆蛋白和酪蛋白等完整蛋白质,达到均衡营养,改善蛋白营养不良的目的; 在术后康复期未拔出鼻饲管时,使用匀浆膳,为患者补充营养。
1. 2. 2. 2    可选配方: 谷氨酰胺,适当加入可以保护肠粘膜,提高免疫力; 乳清蛋白粉,可补充优质蛋白; 四联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
1. 2. 2. 3    合并疾患的营养支持: 患者合并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时,此时可选择高蛋白全营养粉、乳清蛋白组件等; 患者有高血压,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低盐、低脂的膳食,可选择低脂型全营养粉。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糖尿病膳食,可选择糖尿病辅食型、糖尿病管饲型、低升糖指数全营养粉、赛瑞斯等;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减少脂肪摄入的基础上,可选择高蛋白全营养粉、乳清
 
蛋白组件和低脂型全营养粉。合并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选用含支链氨基酸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少的营养制剂,避免肝性脑病发生,可选肝病型营养粉。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依照病情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盐份含量低的饮食,可选择肾病型营养粉。当患者实施手术后,科室护士即联合营养科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营养情况科学计算每日需要摄取的热量,判断使用营养支持的方式,选择营养制剂的类型、服用次数和方式、是否需要添加水蒸蛋、蔬菜汁等辅食。在进行营养支持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视患者病情、生化指标变化调整营养剂型与剂量。例如糖尿病患者注重其血糖的变化,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1. 3  评价指标
1. 3. 1  人体测量指标  在手术前 1 天和术后第 7 天清晨未进

食的情况下分别测量患者以下指标: ( 1) 体重: 采用科室内的标准体重测量称进行测量,患者均穿着统一病号服。( 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患者取站立位,上臂自然下垂,取左上臂背侧肱三头肌肌腹中点取测量点,站在患者身后将测量点旁 1cm 处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捏起,用专门的测量尺进行测量。
1. 3. 2  生化指标  在手术前 1 天和术后第 7 天进行静脉采血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 ± 标准差( x ± s) 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 t 检验,P <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1  2 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见表 1。
 
 
 
组别                 例数

表 1  2 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  ( x ± s)
术前 1 天                                                                      术后第 7 天
 

体重( kg)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mm)                  体重( kg)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mm)
 
对照组 69 61. 34 ± 10. 43 11. 57 ± 0. 74 58. 17 ± 9. 07 10. 23 ± 0. 38
观察组 74 62. 12 ± 10. 92 11. 23 ± 0. 69 61. 15 ± 8. 12 10. 78 ± 0. 46
t
P
  0. 436
0. 663
2. 843
0. 005
2. 073
0. 040
7. 764
0. 000
 
  1. 2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化指标值比较,见表 2。
 
 
 

表 2  2 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化指标值比较  ( x ± s)术前 1 天                                                                              术后第 7 天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总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总淋巴细胞
 
 
  ( g / L) ( g / L) 计数( × 109 ) ( g / L) ( g / L) 计数( × 109 )
对照组 69 131. 13 ± 23. 82 37. 75 ± 9. 44 1. 56 ± 0. 51 123. 21 ± 11. 44 36. 14 ± 5. 22 1. 41 ± 0. 25
观察组 74 130. 55 ± 25. 79 37. 21 ± 9. 01 1. 58 ± 0. 49 127. 89 ± 10. 32 37. 91 ± 4. 81 1. 53 ± 0. 25
t   0. 141 0. 350   0. 239 2. 572 2. 110   2. 868
P   0. 888 0. 727   0. 811 0. 011 0. 037   0. 005
 
 
  1. 讨论
  1. 1    由于手术对于口腔癌患者口腔的损伤,手术后创面会出现出血、水肿等情况,影响口腔的咀嚼、吞咽功能,患者进食量减少,营养状况会逐渐下降4。殷秋明3在口腔癌术前 1 天、术后 1天、术后 7 天评价了患者饮食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术后患者的蛋白质、摄入热量、上臂肌围、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术前( P < 0. 05) ,表明口腔癌手术及术后进食障碍使患者营养状况明显降低。口腔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时与其他营养不良患者相似,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层变薄、免疫力下降等。而营养不良可导致蛋白生成减少,影响伤口的愈合和移植皮瓣的成活,同时免疫力的下降也会使得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增加4。并且国外有研究表明口腔癌术后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者体重有所增加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体重减轻的患者5。但由于口腔癌患者病变的部位在上消化道,下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影响不大,因此,当为患者科学合理的加强营养时,其营养不良的症状会

较快缓解,并且营养支持方式也是以肠内营养为主[6]。早期、适时营养评价和干预是改善营养不良的良好方法,在口腔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7]。术后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回复营养状态、促进机体恢复,避免并发症发生。国内学者[8]对老年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监测,并且置入鼻空肠管,结果表明采取积极的营养监测和支持能够有效的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应用状况。口腔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该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护理上更应当仔细和慎重,因此采取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
3. 2    本次研究中,本科室与营养科进行密切合作,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营养状况的评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相对于常规的营养支持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考虑患者合并的其他需要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内容的疾病,以及患者自身的耐受情况与营养状况各项指标的变化,不盲目的为患者补充营养。并且采取序贯的方式使得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影响
 
孙怀军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 ~ 2017 年 9 月本院肺癌放疗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观察 2 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无疲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给予肺癌放疗患者系统化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肺癌放疗;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无疲乏率
中图分类号: R473. 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11( 2019) 11 - 0062 - 03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放疗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方式[1],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癌因性疲乏,是指患者自我感觉的一种主观性、持续性劳累、疲乏体验,在长时间这样的状态影响下,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2]。为了提高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在
 

工作单位: 253000 德州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孙怀军: 女,本科,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 2018 - 03 - 23

2016 年 8 月 ~ 2017 年 9 月,选取本院肺癌放疗患者 86 例,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8 月 ~ 2017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3 例,观察组 43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9 例,年龄 31 ~ 65 岁,平均年龄( 51. 3 ± 4. 2) 岁。病程 11 天 ~ 2 年,平均病程( 11. 3 ± 3. 5 ) 个月。观察组男 25例,女 18 例,年龄 32 ~ 64 岁,平均年龄( 50. 1 ± 4. 4 ) 岁。病程 14 天 ~ 2 年,平均病程( 12. 1 ± 3. 2) 个月。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

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能够更好地适应术后饮食的变化。在为患者补充热量和蛋白质的同时,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国外研究表明维生素 C、D、E 对于口腔癌的预防有积极作用[9,10],在为患者鼻饲时加入水蒸蛋和果汁、蔬菜汁,可以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素,达到营养补充和均衡。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避免合并症的加重而阻碍病情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也均高于对照组( P < 0. 05) ,肯定了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对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
4  小结
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口腔癌术后患者更好的恢复营养状况,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该方案科学易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张建祖. 口腔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29( 1) : 114 - 115.
[2]  李秀娥,路潜,李培军,等. 口腔癌术前患者营养筛查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 3) : 65 - 67.
[3] 殷秋明. 口腔癌患者根治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10( 1) : 78 - 80.
[4]  李丽,姚志清,王蓓,等. 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口腔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

( 12) : 4 - 6.
[5] Gellrich NC,Handschel J,Holtmann H,et al. Oral Cancer Malnutrition Impacts Weight and Quality of Life [J]. Nutri- ents,2015,7( 4) : 2145 - 2160.
[6] 李烿烿,涂文勇,王中和.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病例分享[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5,2 ( 1) : 51 - 53.
[7] Wang CH,Wang HM,Pang YP,et al. Early nutritional sup- port in non - metastatic stage IV oral cavity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adjuvant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analysis of treatment tolerance and outcome in an area endemic for be- tel quid chewing [J].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2,20 ( 6) : 1169 - 1174.
[8] 喻磊,田思维,陈琼. 营养监测和干预在老年口腔癌康复中的护理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 3) : 99 - 100.
[9] Lipworth L,Rossi M,Mclaughlin JK,et al. Dietary vitamin D and cancers of the oral cavity and esophagus [J]. Annals of Oncology,2009,20( 9) : 1576 - 1581.
[10] Lucenteforte E,Garavello W,Bosetti C,et al. Dietary factors and oral and pharyngeal cancer risk [J]. OralOncology, 2009,45( 6) : 461 - 467.
( 本文编辑: 王  萍  赵  倩)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