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是以腺上皮、肌上皮细胞双相分化,具有管状、筛状和实性结构,病程缓慢、质硬的唾液腺恶性肿瘤。ICD-O code 8200/3
【诊断心得】
① 发病部位:腮腺、1/3发生于小涎腺,口腔、鼻腔鼻窦、眼眶等。
② 好发人群:中位年龄57岁,占涎腺肿瘤<10%。
③ 临床表现:常早期出现疼痛、麻木、面瘫等症状。
【大体特点】
肿瘤呈不规则形,无包膜,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剖面灰白色,实性。
① 结构:按肿瘤细胞排列可分为3种类型:筛状型、管状型和实性型同一肿瘤中可见上述3种结构。
② 细胞:肿瘤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两种细胞均较小,核深染,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胞质少。
③ 肿瘤分级与预后:
【典型图片】
假腺腔筛孔结构比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可见红色玻璃样变物质或蓝染黏液样物质(如黄色箭头所示)
因肿瘤细胞包绕间质生长,所以可见部分假腺腔筛孔结构与周围间质互相沟通相连(绿色双箭头所示),真腺腔往往被挤压,腺腔结构不规则或完全闭塞(如黄色箭头所示)
肿瘤细胞侵犯神经
【鉴别诊断及依据】
需要与其他具有双相分化的涎腺肿瘤如基底细胞腺瘤(BCA)、多形性腺瘤(PA)相鉴别,鉴别点如下表格。
① 免疫组化:腺上皮细胞表达CD117、CK7、EMA;肌上皮细胞表达CK5/6、P63、P40、S-100。KI67增殖指数与分级有关,1级KI67往往较低,而3级或去分化时,往往增殖指数较高。
② 分子检测:分子:29%~86%的ACC 存在t(6;9)(q22-23;P23-24) MYB-NFIB基因融合,MYB蛋白表达;MYB拷贝数增加、MYB截短等;8q上的MYBL1-NFIB融合另一个主要分子改变。
【图片展示】